羊敗血病的癥狀
羊出血性敗血病的病菌一般存在于病羊的血液、內臟器官、淋巴結及病變局部組織和一些外表健康動物的上呼吸道、黏膜及扁桃體內,是由多殺性巴氏桿菌和溶血性巴氏桿菌引起的一種傳染性疾病。死亡率很高,對養殖效益影響較大。
羊敗血病的癥狀:羊出血性敗血病也稱羊巴氏桿菌病,羊發病時有**急性死亡、急性和慢性死亡之分。**急性多見于哺乳羔羊,患羊突然發病,出現寒顫、虛弱和呼吸困難等癥狀,于數分鐘至數小時內死亡;急性病羊精神沉郁,體溫升高至41~42℃,咳嗽,鼻孔常有出血,有時混于粘性分泌物中。
羊敗血病的癥狀不僅僅有上述癥狀,病羊常在嚴重腹瀉后虛脫而死,病期2 天~5 天。 慢性病程可達3周。病羊消瘦,不思飲食,流黏膿性鼻液,咳嗽,呼吸困難。有時頸部和胸下部發生水腫。有角膜炎,腹瀉;臨死前極度衰弱,體溫下降。
羊發生敗血癥的癥狀病情后,剖檢的話,肺臟有斑點狀出血,肺體積腫大,流出粉紅色泡沫狀液體,其他臟器不同程度水腫、淤血。羔羊病變主要在胸腔器官和肝臟上。胸腔中集有大量的淡黃色漿液,肺充血、淤血、顏色暗淡,體積腫大,肺間質增寬,個別的在局部肺漿膜下積有液體,有波動感,肺切面外翻,流出淡粉紅色泡沫樣液體。